当前位置:来看书 > 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 > 第七十七章 廷议

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第七十七章 廷议

    然而近日朝中清算阉党的呼声日益高涨,连一些老臣也是受不了这风声鹤唳的压力,方才辞官。

    难道施凤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,这种时候居然还敢站出来替一个百姓说话。

    虽然他的矛头没有对准朱纯臣,但如果朱纯臣果真强占了百姓的产业,施凤来主张让人家吐出来就已经是大大的得罪了。

    钱龙锡虽然诧异,也只是诧异施凤来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处境,却还要在这种情况下替一个百姓发声。

    本就风雨飘摇,还要再去得罪一个颇得皇帝信任国公,值得吗

    不过诧异归诧异,钱龙锡知道施凤来本身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,某种程度来讲还算是一个好官。

    历史上施凤来入阁之时,正是魏忠贤处于权力顶峰的时候,无论是明哲保身,还是为了虔诚,有所趋赴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
    况且从资料上看,施凤来此人在内阁当中更多的属于调和的角色,并没有帮着魏忠贤为恶,甚至还是很是做了几件好事。

    譬如天启二年,初任翰林院修撰的文震孟上疏大骂天启皇帝“第如傀儡登场”,斥责皇帝形同傀儡被魏忠贤操弄于鼓掌之间,放纵魏忠贤专权祸害朝政。

    把天启气的暴跳,直接就要“杖八十”!

    这八十廷杖要是打下去,寻常人几乎没有活命可能,是施凤来当廷申辩、又上密揭,甚至还结合了周顺昌案激起苏州民变的例子,说服了天启皇帝,饶恕了文震孟,从而保下了这个连后来的崇祯皇帝都要让他三分的大学士。

    又譬如天启六年,魏忠贤主持修葺的皇极殿落成,魏忠贤借着这个由头对手下人大肆封赏,根据冯梦龙的《燕都日记》记载,就连官匠杂流升授者都有九百六十五人之多,他的侄子魏良卿更是受封肃宁侯。

    而当时施凤来身为内阁成员,照理来说也是在封爵之列的,但是施凤来坚持不受,更是抬出当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,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公侯的规矩。

    且当诸天启驾崩,亲赴信王府用例崇祯登机的也有施凤来一个。

    足以证明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,施凤来也从不含糊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施凤来非就如后世人所笃定的那般,是魏忠贤的一条忠犬。

    之所以朝野上下会如此认为,大概是因为自打浙江巡抚潘汝祯首倡给魏忠贤建造生祠之后,当时以黄立极施凤来为首的内阁,非但没有谏言阻止此事,反而还帮着魏忠贤的生词写碑文。

    但在历史上,魏忠贤倒台之后,崇祯两次下旨清查阉党,施凤来都没有名列阉党名单。

    从侧面也可看出,即便是当时,大部分人也都没有认为施凤来是彻头彻尾的阉党。

    当然了,能在天启时期做到大学士,要说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对魏忠贤妥协,甚至是趋炎附势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像东林党那帮摆明车马的反对派,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。

    想在天启朝保住身家性命,甚至更上一层楼,只有阉党和中立两条路可走。

    可谁又让中间派从来都是一个模糊的政治立场,说你是好也行,说你是坏也可以。

    左右,是非功过后人评……

    而钱龙锡如此针对施凤来,多少也是有一点被仇恨冲昏的头脑的,带了点那么滥杀无辜的意思。

    听了施凤来的意思,崇祯帝摸了摸下巴却还并不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若是放在平常,这倒是一个两全之法。可如今,告御状的那人却是崇祯的“兄长”,情况就又变得有些不一样。

    若是不能给王安一个满意的交代,说不准这小刘伯温就对朝廷寒心了也不一定。

    而且崇祯其实也十分恼怒,要知道王安的那两座煤窑,明面上是他的小堂弟王信出资购买的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是属于崇祯的。

    更别提,王安还口口声声王记煤栈是兄弟俩的共同资产,股份是五五分。

    朱纯臣占了王安的煤窑,那就等于是赤果果的打崇祯的脸、抢崇祯的钱!

    这尼玛,能忍

    要不是因为朱纯臣平常在他心中的印象还不错,崇祯早就让锦衣卫下去逮人了。

    纠结间,崇祯又将目光投向的钱龙锡。

    钱龙锡这会儿也早就酝酿好了说辞,拱手说道:“臣以为,阁老所言民间偶有公侯强占百姓财产之事虽非空穴来风,但朝野上下皆知成国公忠君爱国秉性纯良,想是不至于做出此等罪大恶极之事,许是刁民诬告攀咬,究竟如何还需细细查问。”

    钱龙锡自忖这番说辞面面俱到,既无形中又恶心了一把施凤来,又复合了崇祯想要重用朱纯臣的心思。

    要说唯一的牺牲者,可能就是随意诬告攀咬的“刁民”王安了。

    但既然都是刁民了,又还有谁会去在乎他的死活呢

    这个面面面俱到的好主意若是放在平时,正在竭力学习帝王心术的崇祯皇帝,说不准也得委屈一下小老百姓。

    可偏偏这所谓的刁民,可是他心心念念的小刘伯温,口口声声的兄长啊!

    如果王安是刁民,那崇祯是什么

    刁民头子吗

    崇祯脸色立马难看了起来,一拍桌子呵斥道:“胡言乱语毫无道理,那王安只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,无缘无故的怎么敢去胡乱攀咬一个国公,甚至还跑到朕的面前告御状”

    “难道就不怕犯下一个欺君之罪,满门抄斩吗!”

    钱龙锡顿时下的一个哆嗦,扑通就跪了下来,“臣思虑不周,请陛下息怒!”

    嘴里一边告罪,脑子里一边飞速运转。

    要说他的那番说辞,最大的漏洞就是关于王安是否胡乱攀咬这一点。

    的确如崇祯所说,王安一个平头百姓,哪来的动机与胆子,用告御状的形式去诬告一个当朝国公

    钱龙锡也不是不明白这点有些过于牵强,只是他太自信,自信的认为这番说辞可以让崇祯满意,满意到自行忽略这唯一的漏洞。

    却不想,崇祯暴怒!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。本章网址:http://www.6kshu.com/0_2/76.html

类似《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》的精彩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