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第六十四章 街头推广
有了云昭之后,王安便轻松多了。
一应账目都有云昭处理,而此时蜂窝煤厂的生产压力还并不紧迫,有二狗看着也算是井井有条。
这家伙虽然算数不行,但在具体事务的管理上倒是挺有一套,大概是得益于长久的混迹市井掌握了自己的一套与人相处的方式,再加上厂子里的伙计都是豆荚坊的街坊,彼此沟通起来也算好说话。
于是王安便腾出空闲,时常带着几个“销售经理”亲自下一线,拉着板车在京城挨家挨户的推销蜂窝煤。
一开始,王安直接把目标群体放在老百姓的身上,不厌其烦的在街头巷尾、各处街坊展开推销活动。
也就是后室常见的街头推广,直接堆两板车的蜂窝煤,再摆上三四个蜂窝煤炉,煤炉上或是架着铁锅或是架着水壶,这眼瞅着除去你咕咚咕咚的往外冒热气,再加上王安和销售经理们不知疲倦的拉人介绍,倒也很是吸引了一些人。
彼时虽有大户人家使用异形煤饼,但真正意义上的煤球却是到清代的时候才会出现。
因此虽然那蜂窝煤炉里的火苗造不了假,那炊具上冒起的热气也是真,但是百姓们见到这圆滚滚的一坨蜂窝煤,仍旧心存疑虑。
虽然王安定价便宜,一颗蜂窝煤只要两文钱。
但这一颗煤球能烧多久,到底不是看上两眼就能知道的,这煤球又有多好用,也是光凭嘴巴说不清楚的。
更何况要烧蜂窝煤,还得搭配专用的蜂窝煤炉,这又是一笔开支,虽然不多,但对于连吃饭都要数着米粒儿的百姓来说,也是足以让人望而却步的理由。
所以在街头推广活动轰轰烈烈的搞了三四天,却是收效甚微。
按照这种进度,恐怕王安要将蜂窝煤推广开来,起码要等到来年冬日的时候,依靠着极个别使用过蜂窝煤的客户,将口碑一点点推广开来。
即便如此,也只能说来年的销售额会好看一些,离着王安预想中,风靡北京城的目标还差着一大截。
不过王安虽然着急,却也没有太过失望。
毕竟不论在任何时代,所有具有开创性的新产品,初期推广的时候总是艰难的。
除非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开,否则任何产品都不可能一上来便风靡全城。
当然也有例外,便如同后世轰炸式的广告宣传,再加上过硬的产品也许有机会。
但在大明,就连阅读报纸(邸报)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,就更别提打广告了。
又是一个毫无收获的上午,王安丢下两个销售经理继续进行着毫无收获的推广,自己则百无聊赖的沿着街道行走,想着找家食店填饱肚子。
无意中路过一家羊汤铺子,想着大冷天的喝碗羊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于是便信步踏入殿中,跟店老板要了碗羊汤,外加两个白面馍馍。
那掌柜的应着,转身便去盛羊汤。
王安百无聊赖,目光便不聚焦的跟着掌柜移动。
正是年关将近的时候,天寒地冻。
店老板舍不得再生一盆炭炉,便将热羊汤的碳炉移到了铺子中间,既能够让店里多少暖和些,也能随时热着羊汤。只是揭开锅盖的时候,看着稍微冷了一些的羊汤嘟囔着:“这一碗羊汤还挣不了两个大子儿,倒是这煤炭烧的凶的很。”
说着端起铁锅,看了眼碳炉里逐渐变得灰白暗淡的煤炭,意兴阑珊的又从墙角夹了两块放进去。
王安心中一动,攀谈道:“掌柜的,你这口碳炉一天要烧去多少斤煤炭”
掌柜的闻言一愣,其实没想到会有人问他这个问题。
不过大抵做生意的都讲究个和气生财,不论平常是个什么样的个性,暴躁也罢、沉默也好,若是客人攀谈也都能亲切地附和几句。
掌柜的想了想,说道:“这倒是不曾仔细算过,不算早晨烧水煮汤使猛火的时候,单是温着这锅羊汤,五天左右便要烧去一百斤。”
说罢,抱怨道:“今年的煤价又涨了,去年还是一钱三分,今年是一钱五分。我这一锅羊汤还挣不上一钱银子,真是挣的不够烧的!”
王安又问,“那你这口温汤的炭炉,一天要烧上几个时辰”
掌柜的想了想,从开门做生意到打烊,估摸的四到五个时辰。
王安默默算了下,自家的蜂窝煤若是只需开着小火温汤,别说是四到五个时辰,便是八九个时辰也不在话下。
于是笑盈盈开口道:“掌柜的,要是八文钱包你热这锅汤一整天,你愿不愿意”
“八文钱”掌柜的意思有些发愣,没明白眼前这位客人为何忽然说这话。
不过按照现在的煤炭价格,再用银子换算成铜钱的汇率,他一天得烧五十文钱的煤。
关键是煤价是按银子算的,这就造成掌柜的每日用煤成本不但受到煤价涨跌的影响,也受到铜钱与银子的兑换价影响。
而铜钱对银芝的兑换价一直在下跌,以前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。
现如今民间私铸的铜钱很多,以及日久年深磨损了分量的老铜钱,这就导致铜钱的成色与分量也是参差不齐。
再加上这些年,银子不知不觉忽然变得金贵了起来,市面上使银子的不多,铜钱的变多了,这就导致现如今得一千二百文才能换一两银子。
因此掌柜的听了王安所言,有些不以为意的笑道:“客官莫要说些梦话,就是小老儿自个儿上山拔草烧,一天吃的干粮也不止八文。”
王安文言笑眯眯道:“我也不瞒掌柜的,鄙人正开着一家煤栈。咱俩打个赌,以后你家的煤我包了,要是超过八文钱多的算我的。”
掌柜的这才瞪大的眼珠子,上下打量了一番王安,不可置信的:“还有这等好事”
“那可不,反正你每天给我八文,我煲你这锅汤一直都是滚烫的,不过有一点,”王安嘴角露出一丝狡黠:“你这店里的碳炉得换成我家的煤炉。”
一应账目都有云昭处理,而此时蜂窝煤厂的生产压力还并不紧迫,有二狗看着也算是井井有条。
这家伙虽然算数不行,但在具体事务的管理上倒是挺有一套,大概是得益于长久的混迹市井掌握了自己的一套与人相处的方式,再加上厂子里的伙计都是豆荚坊的街坊,彼此沟通起来也算好说话。
于是王安便腾出空闲,时常带着几个“销售经理”亲自下一线,拉着板车在京城挨家挨户的推销蜂窝煤。
一开始,王安直接把目标群体放在老百姓的身上,不厌其烦的在街头巷尾、各处街坊展开推销活动。
也就是后室常见的街头推广,直接堆两板车的蜂窝煤,再摆上三四个蜂窝煤炉,煤炉上或是架着铁锅或是架着水壶,这眼瞅着除去你咕咚咕咚的往外冒热气,再加上王安和销售经理们不知疲倦的拉人介绍,倒也很是吸引了一些人。
彼时虽有大户人家使用异形煤饼,但真正意义上的煤球却是到清代的时候才会出现。
因此虽然那蜂窝煤炉里的火苗造不了假,那炊具上冒起的热气也是真,但是百姓们见到这圆滚滚的一坨蜂窝煤,仍旧心存疑虑。
虽然王安定价便宜,一颗蜂窝煤只要两文钱。
但这一颗煤球能烧多久,到底不是看上两眼就能知道的,这煤球又有多好用,也是光凭嘴巴说不清楚的。
更何况要烧蜂窝煤,还得搭配专用的蜂窝煤炉,这又是一笔开支,虽然不多,但对于连吃饭都要数着米粒儿的百姓来说,也是足以让人望而却步的理由。
所以在街头推广活动轰轰烈烈的搞了三四天,却是收效甚微。
按照这种进度,恐怕王安要将蜂窝煤推广开来,起码要等到来年冬日的时候,依靠着极个别使用过蜂窝煤的客户,将口碑一点点推广开来。
即便如此,也只能说来年的销售额会好看一些,离着王安预想中,风靡北京城的目标还差着一大截。
不过王安虽然着急,却也没有太过失望。
毕竟不论在任何时代,所有具有开创性的新产品,初期推广的时候总是艰难的。
除非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开,否则任何产品都不可能一上来便风靡全城。
当然也有例外,便如同后世轰炸式的广告宣传,再加上过硬的产品也许有机会。
但在大明,就连阅读报纸(邸报)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,就更别提打广告了。
又是一个毫无收获的上午,王安丢下两个销售经理继续进行着毫无收获的推广,自己则百无聊赖的沿着街道行走,想着找家食店填饱肚子。
无意中路过一家羊汤铺子,想着大冷天的喝碗羊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于是便信步踏入殿中,跟店老板要了碗羊汤,外加两个白面馍馍。
那掌柜的应着,转身便去盛羊汤。
王安百无聊赖,目光便不聚焦的跟着掌柜移动。
正是年关将近的时候,天寒地冻。
店老板舍不得再生一盆炭炉,便将热羊汤的碳炉移到了铺子中间,既能够让店里多少暖和些,也能随时热着羊汤。只是揭开锅盖的时候,看着稍微冷了一些的羊汤嘟囔着:“这一碗羊汤还挣不了两个大子儿,倒是这煤炭烧的凶的很。”
说着端起铁锅,看了眼碳炉里逐渐变得灰白暗淡的煤炭,意兴阑珊的又从墙角夹了两块放进去。
王安心中一动,攀谈道:“掌柜的,你这口碳炉一天要烧去多少斤煤炭”
掌柜的闻言一愣,其实没想到会有人问他这个问题。
不过大抵做生意的都讲究个和气生财,不论平常是个什么样的个性,暴躁也罢、沉默也好,若是客人攀谈也都能亲切地附和几句。
掌柜的想了想,说道:“这倒是不曾仔细算过,不算早晨烧水煮汤使猛火的时候,单是温着这锅羊汤,五天左右便要烧去一百斤。”
说罢,抱怨道:“今年的煤价又涨了,去年还是一钱三分,今年是一钱五分。我这一锅羊汤还挣不上一钱银子,真是挣的不够烧的!”
王安又问,“那你这口温汤的炭炉,一天要烧上几个时辰”
掌柜的想了想,从开门做生意到打烊,估摸的四到五个时辰。
王安默默算了下,自家的蜂窝煤若是只需开着小火温汤,别说是四到五个时辰,便是八九个时辰也不在话下。
于是笑盈盈开口道:“掌柜的,要是八文钱包你热这锅汤一整天,你愿不愿意”
“八文钱”掌柜的意思有些发愣,没明白眼前这位客人为何忽然说这话。
不过按照现在的煤炭价格,再用银子换算成铜钱的汇率,他一天得烧五十文钱的煤。
关键是煤价是按银子算的,这就造成掌柜的每日用煤成本不但受到煤价涨跌的影响,也受到铜钱与银子的兑换价影响。
而铜钱对银芝的兑换价一直在下跌,以前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。
现如今民间私铸的铜钱很多,以及日久年深磨损了分量的老铜钱,这就导致铜钱的成色与分量也是参差不齐。
再加上这些年,银子不知不觉忽然变得金贵了起来,市面上使银子的不多,铜钱的变多了,这就导致现如今得一千二百文才能换一两银子。
因此掌柜的听了王安所言,有些不以为意的笑道:“客官莫要说些梦话,就是小老儿自个儿上山拔草烧,一天吃的干粮也不止八文。”
王安文言笑眯眯道:“我也不瞒掌柜的,鄙人正开着一家煤栈。咱俩打个赌,以后你家的煤我包了,要是超过八文钱多的算我的。”
掌柜的这才瞪大的眼珠子,上下打量了一番王安,不可置信的:“还有这等好事”
“那可不,反正你每天给我八文,我煲你这锅汤一直都是滚烫的,不过有一点,”王安嘴角露出一丝狡黠:“你这店里的碳炉得换成我家的煤炉。”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。本章网址:http://www.6kshu.com/0_2/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