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来看书 > 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 > 第七十三章 偶遇方正化

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第七十三章 偶遇方正化

    不过简陋归简陋,王安自行脑补了一番情景:昏暗的灯光下,几张老脸凑在一起,阴恻恻地揣摩着年轻皇帝的心意,一道道决定着帝国命运的阴谋或政令在此孕育而生。

    一时间,这间简陋的房间倒也莫名充满了某种肃杀与威严。

    浓厚的历史沉重感,让王安的呼吸都放缓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坐呀!”

    然而一道略带欢快的声音,突兀的打破了这股笼罩在王安身上的沉重氛围,让空气里都多了一丝轻快。

    王安循声看去,就见那脸颊红肿的小太监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,王安赶忙行了一礼:“草民王安,见过公公!”

    “殿堂之上,草民不敢坐。”

    虽然小太监让王安坐下,不过王安还是分得清自己几斤几两。

    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,虽然还没有入宫但该守的规矩还是不可冒昧。

    说到底自己还只是一个平头百姓,谨慎一些没毛病。

    然而小太监却是极为热情,一把扯过王安愣是把他按在椅子上,扯着因脸部肿胀而有些变形的嘴角,笑嘻嘻的拉起家常。

    左右是询问姓名、哪里人氏、祖籍何处一类的闲篇,倒是并没有询问王安有何冤情。

    王安见这小太监颇为健谈,且为人也极和善,倒是打破了王安对太监的那种专爱捏着兰指、说话娘娘腔的固有印象。

    甚至这小太监还颇为魁梧健壮,王安自忖要是两人打起来,再来五个自己也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。

    又想起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,最后一批誓死捍卫大明帝国的武装力量,号称大明最后的纯爷们的却是一群提刀持剑的太监!

    虽然南明时期,也涌现了诸如李定国、郑成功、史可法等誓死不降的文臣名将,更有无数如‘江阴八十一日’等全民抗清,满城皆战死的忠义之人……

    但到底,南明并不被后世认可为大明国祚的延续,所以称紫禁城里的这批太监为大明最后的纯爷们,也算名副其实。

    想起那段惨烈的历史,王安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,连带着对眼前的小太监也多了一丝好感,于是拱手请教了对方姓名。

    小太监咧嘴笑,他对王安也颇多好奇。

    除了好奇眼前这平头百姓是如何有胆量传到午门告御状之外,主要还是因为王承恩千叮咛万嘱咐,让自己千万不可怠慢眼前之人。

    王承恩那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,能让此等人物如此重视,可见眼前少年郎也绝不是一般人等。

    因此便也起了结交之心,拱手笑道:“好说,咱家姓方名正化,蒙皇爷器重,日常替皇爷整理奏疏。”

    王安闻言,眉毛不禁一挑。

    刚还感慨明末的太监都是纯爷们儿,这就来了个爷们儿中的爷们儿啊!

    虽然只是个太监却屡次带兵镇守一地,跟贱奴和闯贼都很是较量过几场。

    尤其是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奉命镇守保定,闯贼攻城连射两封招降书,反正话理也不理坚持据城死守、死战不退,当闯贼破城之时见方正化披甲杀敌,勇猛无双,于是便问他姓氏名谁。

    方正化暴喝一声:“总监,方公也”,说罢提刀迎战群贼,连杀数十人终至力竭被流寇乱刀杀死。而跟随他的随从太监,也是全都力战而亡无一幸免!

    而当时,他所效忠半生的崇祯皇帝,早已于煤山殉难……

    比起那些一见闯贼、建奴,便急急忙开城投降的所谓文臣武将,不知忠肝义胆了多少!

    知道面前小太监的身份,王安立刻站起郑重的朝方正化行了一礼,“原来是方公公,失敬失敬!”

    方正化不好意思挠挠头,“小哥认识咱”

    王安笑笑没说话,心中却是思绪万千。

    眼前这憨厚的年轻小太监,看年纪与崇祯帝也相差仿佛,却有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都看不起的阉宦,却撑起了大明男儿最后的一丝脸面。

    而吩咐完方正化的王承恩,脚步匆匆的回了文华殿,一进门就大叫不好。

    “皇爷,今儿个真是邪了门!您猜那告御状的是谁”

    王承恩虽然满面惊骇,却也没有真让崇祯猜,立刻便道:“是堂少爷,王安!”

    崇祯闻言两眼一睁,惊讶道:“朕这兄长怎么来告御状了,可曾问了缘由”

    王承恩连连摇头,“堂少爷是认得我的,奴婢没敢露面,让方正化带着堂少爷去了待漏房稍后,奴婢便急忙赶回来报信了!”

    “你做的很好,现如今还不是时候让兄长知道朕的身份。”崇祯摸了摸短须,一脸的棘手模样:“兄长那样的神人,何人有此能耐把他逼的来告御状”

    “不过既然来告御状了便必然不是小事,兄长有功于国家社稷,这件事朕不能不管!只是有些麻烦……”

    崇祯话中的麻烦,自然指的是如何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御前听审。

    当然崇祯也可以不露面,直接指派一个人负责处理王安的冤情。

    可王安在崇祯心中已是如刘伯温一般的人物,如此神人都能被逼的告御状,那这其中的冤屈必然不小,又或者说王安的对头不是一般人物。

    若是放手让底下人去,又怕底下人不知王安根脚,不能处事公正,让王安对大明朝廷寒心。

    左思右想,兄长的事可不是小事,自己不出面是不行的,只是又如何不暴露身份

    王承恩看出崇祯顾虑,眼珠子转了两圈建议道:“若是陛下召见堂少爷御前听审,即便堂少爷摄于天家威严不敢抬头直视,只是眼角余光也难免瞥见,再一听皇上的口音,以堂少爷的才智如何还能猜不出皇爷身份”

    崇祯点头附和:“这也便是为难之处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奴婢倒有一计,只是有恐冒犯皇爷……”王承恩有些迟疑。

    崇祯不耐烦道:“这都什么时候了,兄长还有冤情待雪,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冒犯不冒犯”

    王承恩这才放下心,大胆道:“依奴婢看,皇爷不如直接移驾带漏房听明冤情!”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。本章网址:http://www.6kshu.com/0_2/72.html

类似《大明靠山王,崇祯认我当大哥》的精彩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