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艺江湖第322话 六丁六甲
“最关键的是姬云秀为什么当晚去了3辆车的营地?你们想过没有?”李立明问道。这日记上说她来的当晚,只和大家谈谈话,5个人觉得队长是给他们一点敲打。
绝对没那么简单,当晚一定还有别的事发生。
“从时间上看,当时阿约双亲一行4人应该早到了,又是竖井打下去一段时间”丁晓东道。之后发生爆炸,也就是离全员下去不远了。
丁晓东怀疑,姬云秀去谈谈话只是表面工作,实际上当晚,她动了2号车。
大家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,姬云秀知道2号车里有什么,没必要深夜动手?
“嗯,对头”李立明却赞同丁晓东的说法。当时营地的情况,2号车才是重点目标,只有这一个目的,才会让她深夜前来。
但是明哥认为还远远不止如此。盛娅的兴奋,是源自一队队长,张静堂的出现!
姬云秀不让他进入营地,明显是认为张静堂对她来讲是个威胁。
“明哥的意思是,张静堂可能是来取代她?”我道。
“很有可能,二队里有一只鬼,任务进行一年多。216的总部,很可能是准备临阵换将”张春来道。反正2号车已经在浮虚宫上边了,就差临门一脚。
谁上不是上呢!
‘啪’
李立明打个响指,嘴里说着故事越来越丰满了。还记得阿约母亲的笔记上,一队的队长张静堂是个阴险狡诈的家伙,阿约双亲对他毫无信任可言。
还有一点,虽然阿约母亲的笔记上没说,但是她们在新疆躲着的时候,六队到来。而且是在战斗之后,抓到的人口中得知,张静堂的一队最先任务失败,队员四散逃离,张静堂还带走了重要的东西。
现在,我脑袋里出现了另外一条故事走向。
张静堂能在新疆找到阿约双亲,一定是总部给的命令。他知道阿约双亲的位置,当时条件下,只有总部掌握着全部分队的信息。
因为,电台在队长手里!
他们四人一行找到阿池也是同理,一定是总部给了准确位置!
总部怎么会知道三队剩余人员的位置?咱们前面猜过,张宾,王建国,走了的两人都知道。
那么注意力回到二分队,同一地方出现两个队长。这种局面简单去想,是什么原因?
“谁行谁上”张春来道。只能是这样,才符合秘写笔记上,张静堂出现在新疆那种疑惑又要点突然的意味。
秘写笔记上大概说的意思是,她们解决了六队之后,不出半月,老张和小达就出现了,关键是出现的时间点上,也可能有联系。
后面的三张半,是同一天的记录,日期是10月21日:
‘盛娅把我叫醒,3辆车发动,时间是凌晨一点。由盛娅指路,我才知道当地名称是闷水舍山谷,那里有一处土家族村寨。
天边微亮,车队开进山谷。临时开辟出来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的道路,按照树上挂的红绳缓慢前行,终于把2号车停在北坡坚崖下方。
车尾朝向洞口,打开封条铁链,铁皮门上的锁压着铅封,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知道,2号车货箱是铁桦木制成。
浓烈的药味稍散,众人上前才看到,车箱里那巨大花瓣型的东西,是一部金属制成的大型机关。即像花瓣开放,又像张开的爪子,几个一米多长的木锥,尖头部分朝向中间的三米长木盒。
木盒两边各有三面不知是铜镜还是什么物件,泛着紫色反光。盛娅悄悄告诉我,那叫六丁六甲,花瓣一样的机关,也是复制的古物,应该是墨家的东西。
但巨型机关可是现代工业制品,光是底部的簧板,就不是小铁厂可以完成。
没有疑惑这么大的机加工件,怎么能做到保密?大家就看到夹住木锥的铁箍上,有排钢印,北507。
队长用钥匙打开机关,底部簧板发出微响,卸去张力’
“六丁六甲,这俩女人挺有意思”李立明放下笔记本说道。日记上记录得很详细,二分队营地里的人都在不远处观望,那个木盒被从车箱抽出来,就被人送进入口。随后喜娃带人把所有车辆送走。
上边特别记录一段,姬云秀交给喜娃一张介绍信。
最后结束部分,写的是十五人带上工具,进入平洞。
李立明在记事本上写下,10月21日。如果没猜错,那应该是最后行动的时间。但阿姆秘写笔记上记的夜晚全员下去,这一点似乎有冲突。
“也许当晚弄上来那个门楣只是个巧合,恰巧那时候发现了门楣,可木盒已经在凌晨送往地下”丁晓东道。门楣弄上来拍照,也许另有用处,但对任务来说,并不影响。
李立明面带疑虑,这一点就要看当时究竟是什么情况。没有确定目的地,2号车的东西就送往地下,这不是草草了事吗!
姬云秀不可能这么干。
“照片另有用处,这一点无疑,但弄到地上拍照,就另有原因了”张春来道。单反相机是可以在地下拍摄的,闪光灯他们有,干嘛把那么大的石头弄上去?
日记看完了,多少有点收获。李立明不让大家过度思考,显然女司机和阿约母亲一样,她们并不知道有关任务核心是什么,只是参与了其中一部分。
我们之前的判断正确。即使这些当事人参与了前后经过,也是不知道这些事有什么目的或意义。
几个人整理装备,分发了邵军所有物品。李立明带上了弩,并提醒大家,目标是一个装着活物的木盒,活物肯定不在了,我们找木盒。从日记上看,那东西应该不大。
出发之前我半开玩笑的说,幸好不是凿齿,那东西一车装不下。
灯光扫一圈周围各个岩洞,女司机的遗骸和我们所在的石洞隔着深坑。右侧一个较大的洞穴内,边上还有好几个相连的岩洞。
互相连接,但其中大小不一的空间都能通过。
在岩洞中穿行,从方向上判断,此刻绕着中间深坑,已经走出大半圈。邵军在前面停住,他面前像窗口一样的洞外,架着两根木方。
那两根木方千疮百孔,颜色和石头一般,木方下是一道裂缝。
只有一米多远,通向另一个洞穴。
李立明在木方上掰下来一块儿,没收回来手,那块儿木茬就在手指尖碎成粉末。
木方干燥的很严重。而李立明却说,这木方就是简易桥梁没错,问题是简易桥如果是云秀的队伍架设的,没必要用修的很规整的木方。重点是简易木桥根本无法运送重物,那个带盘状物的三米长木盒,不可能从上面过去。
正犹豫间,窗口外的木方被丁晓东一肘砸碎了,木段碎落的声音稀里哗啦,但很快停止,感觉裂缝下面不深。
张春来在洞口探出上身,距离还差半米,手就是够不到,那动作十分笨拙。阿约没有那么多顾虑,轻轻一跃人横在窗口,单手借力,人已飘向对面岩洞。没等大家准备好绳索,就听到阿约在那边大喊,又发现四具尸骨。
大家七手八脚,只能用安全绳结法,绑着身体悬在半空,由阿约拉过去。
后面的背具装备,小心翼翼拉过去。五个人用时半个小时,才算过去。
着实费了一番周折!
这边的洞口也不大,阿约说的尸骨,是在旁边一个与之相连的洞内。
尸骨共有四具,两具是以坐姿在洞壁一侧,另两具分别栽倒,从倒地的姿势看,其中一个应该是后来腐烂瘫倒形成,上身骨骸很散。
坐着的尸骨整个面部都没有了,直至右脑后方打了个对穿,头盖骨不见了。李立明有些叹息,这么下手实在够狠。
我看一下头骨面部的洞穿口,大概判断是另一个石洞打来。在这间岩洞的西南角,是另一个较大的岩洞。
因为两具坐姿尸骨的后身,牢牢嵌在这岩洞边。仔细观察,这里好像是经过简单开拓,形成的坐位。
我跳到下方,回头看下尸骨所在的岩洞。从方向上判断,如果那四人是并排靠在一起,我现在站着的地方,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四个人的位置。身后是岩洞尽头出口,枪手如果从岩洞外进入,尸骨的位置能第一时间发现。
一定是四个人毫无防备!
抬手眯起左眼,我站的位置是最佳方位。如果我是枪手,十发子弹两秒之内,就能ko。
56冲,2至5发的点射,只要刻苦练习,就能做到!
这家伙不仅对56冲熟练,射击上更是下过功夫!
再回身向下方望去,另一个相连的岩洞较大,很多乱石堆放在一角。目光扫过石堆,在石堆旁边,一排盒子背包之类的物品,上面落着厚厚一层灰土,不仔细看不出来,颜色与周围浑然一体。
这应该是个休息区!
再看四面洞壁不像普通岩石,无论颜色还是质地,更接近深灰的风化胶土。硬度比花岗岩和石英差太多。
“更确切的说,是补给点”李立明说道。如果没猜错,那里面的东西,都是生活物资。
戴好口罩,轻轻抹掉灰土,边上最大的包外,是一张网兜。此时网兜已然风化严重,我抹掉灰土时网兜也碎成一段段。
网兜是根据里面皮包大小编制的,皮包方正,原本应该是黑包工具包,此刻发霉成了烂纸壳子一样,边角在我抹灰的时候直接开一道口子。
“我去”我和李立明同时起身跳开。
一股极窜的恶臭直冲天灵盖!
绝对没那么简单,当晚一定还有别的事发生。
“从时间上看,当时阿约双亲一行4人应该早到了,又是竖井打下去一段时间”丁晓东道。之后发生爆炸,也就是离全员下去不远了。
丁晓东怀疑,姬云秀去谈谈话只是表面工作,实际上当晚,她动了2号车。
大家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,姬云秀知道2号车里有什么,没必要深夜动手?
“嗯,对头”李立明却赞同丁晓东的说法。当时营地的情况,2号车才是重点目标,只有这一个目的,才会让她深夜前来。
但是明哥认为还远远不止如此。盛娅的兴奋,是源自一队队长,张静堂的出现!
姬云秀不让他进入营地,明显是认为张静堂对她来讲是个威胁。
“明哥的意思是,张静堂可能是来取代她?”我道。
“很有可能,二队里有一只鬼,任务进行一年多。216的总部,很可能是准备临阵换将”张春来道。反正2号车已经在浮虚宫上边了,就差临门一脚。
谁上不是上呢!
‘啪’
李立明打个响指,嘴里说着故事越来越丰满了。还记得阿约母亲的笔记上,一队的队长张静堂是个阴险狡诈的家伙,阿约双亲对他毫无信任可言。
还有一点,虽然阿约母亲的笔记上没说,但是她们在新疆躲着的时候,六队到来。而且是在战斗之后,抓到的人口中得知,张静堂的一队最先任务失败,队员四散逃离,张静堂还带走了重要的东西。
现在,我脑袋里出现了另外一条故事走向。
张静堂能在新疆找到阿约双亲,一定是总部给的命令。他知道阿约双亲的位置,当时条件下,只有总部掌握着全部分队的信息。
因为,电台在队长手里!
他们四人一行找到阿池也是同理,一定是总部给了准确位置!
总部怎么会知道三队剩余人员的位置?咱们前面猜过,张宾,王建国,走了的两人都知道。
那么注意力回到二分队,同一地方出现两个队长。这种局面简单去想,是什么原因?
“谁行谁上”张春来道。只能是这样,才符合秘写笔记上,张静堂出现在新疆那种疑惑又要点突然的意味。
秘写笔记上大概说的意思是,她们解决了六队之后,不出半月,老张和小达就出现了,关键是出现的时间点上,也可能有联系。
后面的三张半,是同一天的记录,日期是10月21日:
‘盛娅把我叫醒,3辆车发动,时间是凌晨一点。由盛娅指路,我才知道当地名称是闷水舍山谷,那里有一处土家族村寨。
天边微亮,车队开进山谷。临时开辟出来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的道路,按照树上挂的红绳缓慢前行,终于把2号车停在北坡坚崖下方。
车尾朝向洞口,打开封条铁链,铁皮门上的锁压着铅封,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知道,2号车货箱是铁桦木制成。
浓烈的药味稍散,众人上前才看到,车箱里那巨大花瓣型的东西,是一部金属制成的大型机关。即像花瓣开放,又像张开的爪子,几个一米多长的木锥,尖头部分朝向中间的三米长木盒。
木盒两边各有三面不知是铜镜还是什么物件,泛着紫色反光。盛娅悄悄告诉我,那叫六丁六甲,花瓣一样的机关,也是复制的古物,应该是墨家的东西。
但巨型机关可是现代工业制品,光是底部的簧板,就不是小铁厂可以完成。
没有疑惑这么大的机加工件,怎么能做到保密?大家就看到夹住木锥的铁箍上,有排钢印,北507。
队长用钥匙打开机关,底部簧板发出微响,卸去张力’
“六丁六甲,这俩女人挺有意思”李立明放下笔记本说道。日记上记录得很详细,二分队营地里的人都在不远处观望,那个木盒被从车箱抽出来,就被人送进入口。随后喜娃带人把所有车辆送走。
上边特别记录一段,姬云秀交给喜娃一张介绍信。
最后结束部分,写的是十五人带上工具,进入平洞。
李立明在记事本上写下,10月21日。如果没猜错,那应该是最后行动的时间。但阿姆秘写笔记上记的夜晚全员下去,这一点似乎有冲突。
“也许当晚弄上来那个门楣只是个巧合,恰巧那时候发现了门楣,可木盒已经在凌晨送往地下”丁晓东道。门楣弄上来拍照,也许另有用处,但对任务来说,并不影响。
李立明面带疑虑,这一点就要看当时究竟是什么情况。没有确定目的地,2号车的东西就送往地下,这不是草草了事吗!
姬云秀不可能这么干。
“照片另有用处,这一点无疑,但弄到地上拍照,就另有原因了”张春来道。单反相机是可以在地下拍摄的,闪光灯他们有,干嘛把那么大的石头弄上去?
日记看完了,多少有点收获。李立明不让大家过度思考,显然女司机和阿约母亲一样,她们并不知道有关任务核心是什么,只是参与了其中一部分。
我们之前的判断正确。即使这些当事人参与了前后经过,也是不知道这些事有什么目的或意义。
几个人整理装备,分发了邵军所有物品。李立明带上了弩,并提醒大家,目标是一个装着活物的木盒,活物肯定不在了,我们找木盒。从日记上看,那东西应该不大。
出发之前我半开玩笑的说,幸好不是凿齿,那东西一车装不下。
灯光扫一圈周围各个岩洞,女司机的遗骸和我们所在的石洞隔着深坑。右侧一个较大的洞穴内,边上还有好几个相连的岩洞。
互相连接,但其中大小不一的空间都能通过。
在岩洞中穿行,从方向上判断,此刻绕着中间深坑,已经走出大半圈。邵军在前面停住,他面前像窗口一样的洞外,架着两根木方。
那两根木方千疮百孔,颜色和石头一般,木方下是一道裂缝。
只有一米多远,通向另一个洞穴。
李立明在木方上掰下来一块儿,没收回来手,那块儿木茬就在手指尖碎成粉末。
木方干燥的很严重。而李立明却说,这木方就是简易桥梁没错,问题是简易桥如果是云秀的队伍架设的,没必要用修的很规整的木方。重点是简易木桥根本无法运送重物,那个带盘状物的三米长木盒,不可能从上面过去。
正犹豫间,窗口外的木方被丁晓东一肘砸碎了,木段碎落的声音稀里哗啦,但很快停止,感觉裂缝下面不深。
张春来在洞口探出上身,距离还差半米,手就是够不到,那动作十分笨拙。阿约没有那么多顾虑,轻轻一跃人横在窗口,单手借力,人已飘向对面岩洞。没等大家准备好绳索,就听到阿约在那边大喊,又发现四具尸骨。
大家七手八脚,只能用安全绳结法,绑着身体悬在半空,由阿约拉过去。
后面的背具装备,小心翼翼拉过去。五个人用时半个小时,才算过去。
着实费了一番周折!
这边的洞口也不大,阿约说的尸骨,是在旁边一个与之相连的洞内。
尸骨共有四具,两具是以坐姿在洞壁一侧,另两具分别栽倒,从倒地的姿势看,其中一个应该是后来腐烂瘫倒形成,上身骨骸很散。
坐着的尸骨整个面部都没有了,直至右脑后方打了个对穿,头盖骨不见了。李立明有些叹息,这么下手实在够狠。
我看一下头骨面部的洞穿口,大概判断是另一个石洞打来。在这间岩洞的西南角,是另一个较大的岩洞。
因为两具坐姿尸骨的后身,牢牢嵌在这岩洞边。仔细观察,这里好像是经过简单开拓,形成的坐位。
我跳到下方,回头看下尸骨所在的岩洞。从方向上判断,如果那四人是并排靠在一起,我现在站着的地方,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四个人的位置。身后是岩洞尽头出口,枪手如果从岩洞外进入,尸骨的位置能第一时间发现。
一定是四个人毫无防备!
抬手眯起左眼,我站的位置是最佳方位。如果我是枪手,十发子弹两秒之内,就能ko。
56冲,2至5发的点射,只要刻苦练习,就能做到!
这家伙不仅对56冲熟练,射击上更是下过功夫!
再回身向下方望去,另一个相连的岩洞较大,很多乱石堆放在一角。目光扫过石堆,在石堆旁边,一排盒子背包之类的物品,上面落着厚厚一层灰土,不仔细看不出来,颜色与周围浑然一体。
这应该是个休息区!
再看四面洞壁不像普通岩石,无论颜色还是质地,更接近深灰的风化胶土。硬度比花岗岩和石英差太多。
“更确切的说,是补给点”李立明说道。如果没猜错,那里面的东西,都是生活物资。
戴好口罩,轻轻抹掉灰土,边上最大的包外,是一张网兜。此时网兜已然风化严重,我抹掉灰土时网兜也碎成一段段。
网兜是根据里面皮包大小编制的,皮包方正,原本应该是黑包工具包,此刻发霉成了烂纸壳子一样,边角在我抹灰的时候直接开一道口子。
“我去”我和李立明同时起身跳开。
一股极窜的恶臭直冲天灵盖!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盗艺江湖。本章网址:http://www.6kshu.com/3_3964/465.html